研究生考試高效備考方法及復習計劃
要想有足夠的自信面對研究生考試,就要求我們扎實的知識基礎、清晰的思維和穩健的心態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研究生考試高效備考方法及復習計劃,希望大家能夠勇往直前,跨越考研的挑戰。
研究生考試高效備考方法
很榮幸能夠和大家分享我的考研初試備考經歷。我在備考時也曾搜集和看過一些分享文章,但就像很多分享者都會寫到的那樣,備考方法的效果往往因個體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,所以大家可以在借鑒一些方法的基礎上,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、效率最高的方法,我想那就是對自己而言最好的方法。如果這篇文章能夠為備考的同學提供一些啟發,那它就有了一份價值。
1、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
(一)數學:選擇一本口碑好的參考書,聽配套課程,做講義習題。
(二)邏輯:方法同上。
對于這兩部分,大家可以評估自己原本的學習基礎,在聽課、做題和復習時相應有所側重。
(三)寫作:選定參考書,聽配套課程,歸納方法,動筆練習,并對照參考范文訂正,在訂正過程中提升得分能力。
2、英語
(一)單詞:比較重要,是其他題型的基礎。可以在APP上背。個人感覺掌握程度以能夠英譯中即可。
(二)完形填空:做真題,在這個過程中熟悉短語的固定搭配、單詞的意思和使用場景等。
(三)閱讀:同樣需要選定參考書,聽配套課程,做真題。
(四)新題型和翻譯:嘗試聽網課,做真題。
個人感覺完形填空、閱讀、新題型和翻譯這幾個題型需要能夠直接讀懂句子,或者通過結合前后句和段落間接讀懂句子,進而讀懂全文。如果想借助聽語法課或長難句講解課去實現這個目標,在備考時間有限的情況下,應避免機械記憶,嘗試通過分析句子成分來讀懂句子。此外,對這幾個題型而言,做真題、訂正和理解消化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,可以幫助我們精讀句子、培養語感、熟悉行文特征,進而把握設問方式和選項特征。
(五)作文:選定參考資料,積累一些寫得順手的、凝練、句式有設計、便于在考場上填充完整的模板句,輔助我們支撐起文章框架。
3、補充
關于考場上的時間分配,備考時可以有所練習或規劃,以合理安排考試時每種題型的用時。
關于備考進度,我認為這同樣是一件不適合去比較的事情。建議大家在了解自己的優勢、短板的基礎上,明確需要完成的總體任務,結合自己的效率,再去規劃每階段的目標。在這個過程中,還需要定期評估效果,適當調整方法或個人狀態。
研究生考試復習計劃
前期(2-6月):
搭建框架的基礎學習時間。這段時間我是選擇了按照440、334的順序學習六本書,就算有可能這本書不考,也是需要學習的。基礎必須打牢!強烈建議利用軟件(xmind、mindmaster、幕布)做思維導圖,會幫助你梳理清楚整本書的脈絡,并且做得足夠細致可以直接打印拿來背誦。
中前期(7-12月):
實務的學習,更重要的是要練習,看再多的評論和策劃,不如自己動手寫,找出問題。多練就出感覺了。還有,嵩老師的實務專欄一定要關注,技術員們會有一月的實務熱點合集。一般一星期一次實務練習是足夠的了。
中后期(8-12月):
專題是專業課學習的第二重點,專題的學習要搭建起一個更加充實的框架,大致根據是什么、為什么、怎么做的框架來撰寫專題。(例如:對于國際傳播專題,其中要包括國際傳播相關名詞如高低語境文化、國際傳播相關政策講話、困境、重要性、措施、案例) 等等,考研專題很豐富,但是更多的是靠自己取舍。
后期(11-12月):
11月可以開始全真模擬啦,利用手上有的真題開始做模擬題。在11月中后期的時候,可以考慮開始做模擬題。建議一天上午334真題,另一天下午440真題。到12月就可以考慮一天都拿來模擬,完整過一遍流程。
獲取時事熱點(5-12月)
每天可以花一點時間刷刷微博,看看公眾號,看到熱點想想從新傳的角度該如何思考。
在看熱點的時候不要忘記記錄一下,或者說在看到案例的時候要記錄。
研究生考試高效備考方法及復習計劃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,了解更多考研方法技巧、經驗分享,請大家進入考研攻略欄目,我們會為大家提供更多、更全的考研信息。
推薦閱讀:
考研分數線是多少?
考研成績查詢時間及入口
考研究生怎么選學校?
考研專業目錄大全
考研經驗分享
考研時間安排

研究生考試高效備考方法
很榮幸能夠和大家分享我的考研初試備考經歷。我在備考時也曾搜集和看過一些分享文章,但就像很多分享者都會寫到的那樣,備考方法的效果往往因個體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,所以大家可以在借鑒一些方法的基礎上,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、效率最高的方法,我想那就是對自己而言最好的方法。如果這篇文章能夠為備考的同學提供一些啟發,那它就有了一份價值。
1、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
(一)數學:選擇一本口碑好的參考書,聽配套課程,做講義習題。
(二)邏輯:方法同上。
對于這兩部分,大家可以評估自己原本的學習基礎,在聽課、做題和復習時相應有所側重。
(三)寫作:選定參考書,聽配套課程,歸納方法,動筆練習,并對照參考范文訂正,在訂正過程中提升得分能力。
2、英語
(一)單詞:比較重要,是其他題型的基礎。可以在APP上背。個人感覺掌握程度以能夠英譯中即可。
(二)完形填空:做真題,在這個過程中熟悉短語的固定搭配、單詞的意思和使用場景等。
(三)閱讀:同樣需要選定參考書,聽配套課程,做真題。
(四)新題型和翻譯:嘗試聽網課,做真題。
個人感覺完形填空、閱讀、新題型和翻譯這幾個題型需要能夠直接讀懂句子,或者通過結合前后句和段落間接讀懂句子,進而讀懂全文。如果想借助聽語法課或長難句講解課去實現這個目標,在備考時間有限的情況下,應避免機械記憶,嘗試通過分析句子成分來讀懂句子。此外,對這幾個題型而言,做真題、訂正和理解消化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,可以幫助我們精讀句子、培養語感、熟悉行文特征,進而把握設問方式和選項特征。
(五)作文:選定參考資料,積累一些寫得順手的、凝練、句式有設計、便于在考場上填充完整的模板句,輔助我們支撐起文章框架。
3、補充
關于考場上的時間分配,備考時可以有所練習或規劃,以合理安排考試時每種題型的用時。
關于備考進度,我認為這同樣是一件不適合去比較的事情。建議大家在了解自己的優勢、短板的基礎上,明確需要完成的總體任務,結合自己的效率,再去規劃每階段的目標。在這個過程中,還需要定期評估效果,適當調整方法或個人狀態。

研究生考試復習計劃
前期(2-6月):
搭建框架的基礎學習時間。這段時間我是選擇了按照440、334的順序學習六本書,就算有可能這本書不考,也是需要學習的。基礎必須打牢!強烈建議利用軟件(xmind、mindmaster、幕布)做思維導圖,會幫助你梳理清楚整本書的脈絡,并且做得足夠細致可以直接打印拿來背誦。
中前期(7-12月):
實務的學習,更重要的是要練習,看再多的評論和策劃,不如自己動手寫,找出問題。多練就出感覺了。還有,嵩老師的實務專欄一定要關注,技術員們會有一月的實務熱點合集。一般一星期一次實務練習是足夠的了。
中后期(8-12月):
專題是專業課學習的第二重點,專題的學習要搭建起一個更加充實的框架,大致根據是什么、為什么、怎么做的框架來撰寫專題。(例如:對于國際傳播專題,其中要包括國際傳播相關名詞如高低語境文化、國際傳播相關政策講話、困境、重要性、措施、案例) 等等,考研專題很豐富,但是更多的是靠自己取舍。
后期(11-12月):
11月可以開始全真模擬啦,利用手上有的真題開始做模擬題。在11月中后期的時候,可以考慮開始做模擬題。建議一天上午334真題,另一天下午440真題。到12月就可以考慮一天都拿來模擬,完整過一遍流程。
獲取時事熱點(5-12月)
每天可以花一點時間刷刷微博,看看公眾號,看到熱點想想從新傳的角度該如何思考。
在看熱點的時候不要忘記記錄一下,或者說在看到案例的時候要記錄。
研究生考試高效備考方法及復習計劃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,了解更多考研方法技巧、經驗分享,請大家進入考研攻略欄目,我們會為大家提供更多、更全的考研信息。
推薦閱讀:
考研分數線是多少?
考研成績查詢時間及入口
考研究生怎么選學校?
考研專業目錄大全
考研經驗分享
考研時間安排
相關文章:
上一篇:考研最后一個月該如何復習備考?
下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沒有了
今日推薦